> 文章列表 > 鲁思·本尼迪克特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这位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诗人,于1887年6月5日诞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她的家族与美国独立战争有着深厚的联系。两岁时,她失去了父亲。1909年,她在瓦萨尔学院完成了学业,主修英国文学,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她前往欧洲,回国后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所女子中学执教。1914年,她返回纽约,并在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了博厄斯教授的学生,专注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最终在1923年取得了博士学位。在该校,她担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自1936年起代理人类学系主任职务。

1927年,本尼迪克特深入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她的著作《文化的类型》于1934年出版,对文化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1940年,她的《种族:科学与政治》一书,对种族歧视提出了批判。在二战期间,她的研究范围扩展到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的民族特性,其中对日本的深入研究为她赢得了广泛赞誉,她的《菊与刀》一书成为其代表作之一。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与“当代文化研究”,遗憾的是,她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岁。

本尼迪克特与米德共同创立了博厄斯学派中的心理学派,他们强调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体系和特征,认为文化模式是行为意义和整体结构的核心。他们主张,人们的行为受到文化深远影响,不同的文化有其独特的民族精神,研究应关注文化对个体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