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浮漂上有明显的信号,但就是打不中鱼,造成我们空竿的原因有哪些呢

浮漂上有明显的信号,但就是打不中鱼,造成我们空竿的原因有哪些呢

浮漂上有明显的信号,但就是打不中鱼,造成我们空竿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线组问题

1、主线不符合鱼情水情

(1)主线比例太大,下沉到位后,下垂的水线会把标往下拉1~2目,那样多多少少就破坏了浮漂的精确性,容易出现假讯号

(2)主线过粗扎实,隐秘性差,易吸湿,切水性差、稳定性差等等,与子线的配合度也差,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漂的精确性,即便发生讯号也多是假讯号。

2、子线采用不当

(1)子线过粗,目标大,容易造成鱼的警惕,鱼不敢吃饵,撞线、鱼鳍的扇动使漂出现了假讯号;

(2)子线扎实或子线打结(特别是在短的那根子线的钩柄处系结),鱼吸饵无法真正入口,或入口不深,这样的状况也难以中鱼。

3、鱼钩的采用不当

(1)钩过大、过小的原因。太大,饵吃不进嘴,鱼难中钩;过小,刺鱼不深,或钩被打开(有些钩弹性好,张开又快速复位)跑鱼。提竿时,总会初有重感,然后空钩跑鱼,这就是钩子尺寸不适合导致的;

(2)钩条过粗、太细的原因。过粗,钩重饵较难入口;太细,钩条容易打开,虽有浮漂讯号,但一个进不去嘴,一个跑鱼;

(3)钩形的挑选不当。不同的鱼,因为嘴形和吃口不一样,常用的钩形也应不一样。如一般来说,挂产品饵钓鲫鱼,可以用钩门适中、钩柄较短的袖钩;钓生口鲫鱼、快鱼,钩门稍宽、钩柄稍长些也无大碍;钓凶狠、拉力大、有牙的鱼,则应选用钩柄长,钩门较大的钩型,如管付钩等等。

二、浮漂的采用不当

1、浮漂的选择不正确

采用不同材质、形状的漂,就有不同的漂相(漂的反应情况和特性)。漂稍大,整体偏钝,讯号较弱;漂偏小,浮力较小,动作幅度大。一般来说,吃口稳健,没有小杂鱼,能够采用硬尾漂;钓不同泳层鱼,抓接口,可以用穿程漂;鱼易上调,主钓上层鱼,可以用竹脚打浮漂;小杂鱼多,鱼较刁猾,可以用软尾漂。

2、调漂不当

有关调漂,我不想说太多的模式化的物品,大家调漂要培养自己的习惯,了解一种方法,无需刻意取关灵与钝的差别,可是能够自己看懂。依据不同的漂相,辨别真假,有目的地提早、延迟提竿,灵活应变。

3、用漂还要考虑到影响漂正常表现的其他要素

钓场中,水面的悬浮物、风浪、流水等都会导致浮漂的动作,例如由于风浪导致的浮漂上下摆动,肯定不能当做是浮漂讯号,这就需要大家平常多注意观察,总结这些要素所造成的浮漂动作,不随意提竿。

三、鱼竿选择和使用不当

1、要依据水的浓淡、鱼的尺寸和上鱼的快慢来选择适度强度和长度的钓竿。过软的竿影响起鱼的速率,贻误战机,提不到鱼;质地扎实的竿即便及时提竿中鱼,但因为挥竿的力度和惯性,很容易拉豁鱼唇、鱼嘴,结果一样是空竿。

2、要找准提竿机会,掌握好提竿的力度和角度。过猛、太早、过迟的提竿都是不容易中鱼的,一定要根据多练、多实践,在不断总结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己。

3、炮台架竿高度要调得适合,便于做为准;竿稍进水不宜太长、过深;人的身体要自然前倾,专注力略微集中一些。只有那样才不致于动作落后,贻误战机,尽量抓住实口,提竿中鱼。

四、饵料配备问题

1、慎用拉丝粉

饵料黏度最好用面粉或其他黏度控制,拉丝粉能无需则不用,不然一旦遇到鱼儿争食或是滑鱼闹窝,加了拉丝粉的饵料,丝状物质之间互相粘黏,不仅起不到雾化脱落的效果,反倒还会让小杂鱼和滑鱼争食更为便捷,针对钓友而言便是饵都到不了底就早已空钩了。

2、饵料情况扎实过粘

我们都知道鱼吃饵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试探性的开展,鱼中钩已不是他们自己把自己挂到钩上去,而是钓鱼竿扬竿刺鱼的结果,饵料假如扎实过粘,被鱼吸进口中,稍有不适便会原状吐出,这时同是有浮漂信号的,可是难以中鱼。除了应对小杂鱼闹窝或调钝钓钝,他们的饵料大部分维持在软散或软粘的情况是比较适合的。

3、饵料情况过于疏松

这类疏松不是上面提及的软散,许多钓友追求超强的雾化,饵料拌的又干又散,水份彻底不足,这样的饵料黏性极差,一下水就完全炸开了,钩上压根无饵,但却能吸引大量的鱼儿来争食,那样导致的流水和撞线一样能造成浮漂动作,可是这时提竿空钩的概率特别大,就算是中鱼也只能说是锚鱼了。

五、再提两点建议

1、大家作钓的线组和配件,色调不要太醒目,更不要五颜六色,绝大部分的鱼视力和智商也不差,那样生硬的东西发生在眼前,不引起警惕是不可能的。

2、要想准确的把握鱼口,还能够多去掌握和积累各种目标鱼吃饵的动作和特性,如何才能在实战中稳抓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