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能更有意义的参观美术馆
去过不少美术馆的艺术小白我本人(普通人)来回答一波:
1.明确参观的动机
首先明确自己去美术馆的目的是什么,有人去学习知识激发创作灵感,有人去寻得静谧放松心情,有人去提高审美感受艺术的多元化,有人去拍照打卡...以动机为导向选择想去的美术馆,满足动机的参观体验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2.提前规划
首先了解美术馆的开馆闭馆时间,预估参观时间。比如当我们利用旅游时间去当地某美术馆参观时,时间紧凑,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就很有必要。
提前了解美术馆馆藏特点,对藏品有个基础了解,每个美术馆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馆藏作品,这些重要馆藏往往能够代表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审美和历史价值,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展品重点关注,查出大概位置,进入美术馆就可以直奔主题,寻找自己想看的藏品。
3.善用辅助资料
到美术馆现场后,首先读一下展览前言,策展人一般会在前言里讲一下展览背景和策展理念;按照策展人设计的路线观展。
拿地图。通常展馆的路线都比较复杂,按照地图上的馆藏指引,合理规划参观路线。一些国际性的美术馆,大多都有多种语言的地图册满足不同参观者需求。
看作品旁的介绍,标牌往往会解释作品的创作背景。一些展品会附上作品的二维码,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了解作品的详细介绍。
租用讲解器。在一个展览中,文字性和图片的解释一般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加详细的介绍,就需要借助讲解器的帮助。另外,现在一些国内博物馆已经通过微信小程序、APP等方式提供讲解,这种情况下记得提前备好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