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清华日晷详细资料大全

清华日晷详细资料大全

清华日晷详细资料大全

清华日晷,又称为1920级日晷,是清华大学的一件重要纪念物。据《清华园风物》一书记载,这座日晷原本是圆明园的遗物,后来在1920届学生毕业时被赠予母校。日晷的底座上刻有1920届学生的铭言:“行胜于言”。

1.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清华日晷

馆藏地点:清华大学

2. 历史及文物保护

清华日晷位于清华大学礼堂前的大草坪南端,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学校的纪念物。它的上部是日晷的形状,下部底座上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以及它的拉丁文原文和建造的年月日。

3. 日晷的功能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简单计时器,它通过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倾斜的指针上,根据指针的阴影位置来显示时间。通常,一个不锈钢制的指针被安装在一个石刻圆盘的中心,圆盘被斜放在一个平台上,南面高,北面低,使指针的顶部指向北方,底部指向南方。圆盘的上下两面分别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当太阳位于正南方时,指针的影子正好落在正北方向,即午时。每年春分之后,我们看上面的影子;秋分之后,看下面的影子。

4. 1920级毕业生

1920级是清华学校时期优秀的毕业年级之一。该年级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如经济学教授陈岱孙(曾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化学家曾昭抡、陈可忠、萨本铁、赵学海,植物学家张景钺,政治学家萧公权等。该级毕业生陈三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志士,在抗日战争期间(1940年),因企图刺杀叛国者汪精卫而被捕,遭受酷刑后于当年12月2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

5. 文物保护

2017年8月17日,清华大学大礼堂草坪前的日晷被发现有刻画痕迹,这些痕迹位于晷面的上半部分,共有十几条,呈浅白色,非常显眼。校方在发现后立即开始了调查和修复工作。

2018年,有网友指出清华大学的日晷存在拼写错误。基座东侧的“CLASS 1920”被错误地写成了“CEASS 1920”,并且还被描金。照片显示,字母“L”上有多道刻痕,看起来与字母“E”相似。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后勤处的工作人员已经将错误的“E”修正为“L”,并对刻痕进行了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