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作为全球顶尖学府,培养出了众多影响深远的科学家和政治商界精英。该校的校友名单星光熠熠,其中包括21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等地方取得了卓越成就。以下是部分校友的杰出贡献:
1901年,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ETH毕业生,他因X光的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896年加入ETH,他的理论在当时可能并未被广泛理解,但后来成为了科学界的瑰宝。
理查德·昆,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的发现对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研究有着重大贡献。
沃尔夫冈·泡利,194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揭示了原子中电子云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
理查德·欧内斯,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在核磁共振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还有华人科学家周培源,ETH博士后,理论物理学家和流体力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汤德全,ETH博士,矿山机电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对同济大学和中国矿业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有重大贡献。
ETH的校友不仅在科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还影响了教育和工程领域。斯托多拉和胡尔维茨等校友的研究为动态系统稳定性理论奠定了基础,而尼古拉斯·沃思则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发明了Pascal语言等。此外,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和Jakob Ackeret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也对各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中文也译作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德文名称为Eidgeno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应时代和国家的需要而建立,是民族振兴的发动机和加油站。它不仅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为整个国家、欧洲乃至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瑞士联邦政府为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在1855年建立的,这是第一所联邦所属的大学。这所大学开始只有工民建、森林科学、机械工程和化学等学科,后来又增加了人文、社会和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