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录取线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录取线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录取线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录取线差?

录取线差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它指的是某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用通俗的话讲,某年录取线差等于当年该院校录取的所有同学分数的平均值减去当年相应批次的控制分数线(如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专科出档线)。

录取线差有什么作用?

录取线差一般可以分为学校志愿分级差和专业志愿分级差。学校志愿分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专业志愿分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

如何利用录取线差提高录取率?

以某重点大学在北京招生情况为例,可以通过计算录取线差来分析提高录取率。例如,某重点大学(理工类)在北京2010至2015年的录取情况可以通过简单线差法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的平均录取线差为65分,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线差。为了保险起见,当年报考该校时,还必须根据录取分数区间大小、录取人数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留出足够的保险空间。建议考生至少要留7分以上的余地(即:2017年高考分数值+65+7)。灵活掌握并运用好录取线差对于高考填报志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