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吠檀多派二不论与纯粹不二论

吠檀多派二不论与纯粹不二论

吠檀多派二不论与纯粹不二论

印度教的诸多派别中,尼姆巴尔迦(约12世纪)作为毗湿奴派的杰出代表,提出了独特的“二不二说”。他将罗摩奴阇的差别不二论与对神的深深敬仰融为一体,形象地比喻为风在不同条件下呈现的各种形态,以此阐述神与灵魂之间的多元与非多元关系。他的理论强调了灵魂与神的互动和统一,而非分离。

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家是伐拉巴,活跃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他倡导的是纯粹不二论,也被称为清净不二论。这种理论主张梵(宇宙的本原)和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其本质是纯净无染的。伐拉巴认为,人类对神的虔诚修行,其核心目标是使个体的灵魂与梵紧密结合,从而实现精神上的终极解脱。这种观点突出了内在的合一和纯净化过程,而非外在的二元对立。通过这样的修行,人们得以超越二元界限,体验到与宇宙本源的统一。

扩展资料

吠檀多派,梵名 Vedānta, 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一。印度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亦称“后弥曼差派”或“梵弥曼差派”,与“前弥曼差派”或“业弥曼差派”相区别。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终极”,原指奥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