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乐器被誉为二胡的前身
奚琴被誉为二胡的前身。
奚琴,又称稽(同奚)琴,始于唐代。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奚琴能机动灵活地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抑扬顿挫,连续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特别用其演奏出的滑音,几乎就是语言声腔的再现。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历史渊源
唐
奚琴在唐宋时期,既是拉弦、又是弹弦乐器,两种演奏方法兼而有之。与陈旸同一时代的北宋文人欧阳修,在他的《试院闻奚琴作》一诗中写道:“奚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演奏方法则是弹拨,没有“用竹片轧之”的含意。
在另一首诗中有着颇为详尽的记载:“奚人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高堂一听风雪寒,坐客低回为凄怆。深入洞箫抗如歌,众音疑是此最多,可怜繁手无断续,谁道丝声不如竹。”这里显然描写的是两弦弹拨乐器奚琴。
宋
宋代的奚琴又称稽琴。宋代高承公元1080年撰辑的《事物纪原》中有:“杜挚赋序曰: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今稽琴也。是稽康琴为弦鼗遗象明矣。”
照此记述,稽琴在北宋之时,仍靠弹拨琴弦来发音,而不是轧弦发音的拉弦乐器。在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卷八)中,则明确地记载着稽琴是拉弦乐器。文中说:“稽琴本稽康所制,故名稽琴。二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
把稽琴归于公元3世纪的稽康所制,显然是伪托古人的一种附会,这可能是陈氏效其“阮咸造阮”之说吧。同是宋人,又同是记述稽琴,却记载着两种不同的演奏方法。这充分说明,宋代稽琴仍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的过渡阶段。
可见,唐宋两代,奚琴正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过渡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