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模型包括什么要素
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模型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要素。
舒尔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概念,这一概念现已广泛运用于教师教育领域,而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至今在国内外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方向。
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由三个维度组成: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一般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和课程知识(curricularknowledge)。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应当是教师个体所特有的,是学科内容和教学知识的整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舒尔曼取得的许多成就中,最著名的是概念“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1986年,舒尔曼提出,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不应被视为相互排斥的,他认为,教师应该将这两个知识领域结合起来。为此他引进了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概念,包括教学的知识和内容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好处:
在高等教育领域,费尔南德斯-巴博阿(Fernández-Balboa)和斯泰尔(Stiehl)深入访谈了10位来自7个不同学科、具有杰出教学贡献的教授,发现这些教授都具备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科教学知识。
不同专业的学科教学知识亦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如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关注学生认知困难等。因此,加强学科教学知识的学习是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
PCK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86年舒尔曼教授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刊《教育研究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该项目由斯宾塞基金会所资助,研究对象为斯坦福大学一组科学、数学、社会学科和英语专业的职前教师,研究主题是他们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