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炜彤人物简介
盛炜彤,1933年11月出生,江苏海门市人,汉族,毕业于南京林学院造林专业,1956年。他是一位在林业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学者,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担任多本林业专业期刊的主编和名誉职务,包括《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科学》。1994年,他成为国务院参事,并因其在林业领域的突出贡献,于1990年被评选为林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的研究生涯专注于森林培育和森林生态,特别是人工林的培育科技。在“七五”和“八五”期间,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课题,深入研究了森林立地分类、人工林培育和长期生产力保持等问题。他提出的定向、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高效等六个方向,以及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植被控制和维护地力等五个技术路线,对我国人工造林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1986-1990年的“七五”重点攻关课题中,与团队一起制定了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出版了专著《中国森林立地》,对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盛炜彤的研究成果丰富,发表了65篇论文,涉及恒被林育林系统、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论文还探讨了杉木和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及地力保持策略。他的部分研究成果,如“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防治技术研究”和“杉木建筑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等,分别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还主持的“杉木,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项目,被评为“A”级,为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提供了深入理解与解决方案。
除了科技贡献,盛炜彤还积极参与了林业社会活动,长期担任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和造林分会的重要职务,为推动我国森林生态和造林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作为国务院参事,他为我国农业林业和生态建设提供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
扩展资料
盛炜彤,森林培育学家,杉木栽培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森林培育研究。对林型、森林采伐更新、次生林抚育改造等进行过系统调查研究;努力开拓人工林的研究与实践,在人工林立地分类、评价与适地适树、杉木人工林栽培模式、人工林地力衰退与防治技术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