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不二不妄一真的法界是什么

不二不妄一真的法界是什么

不二不妄一真的法界是什么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因此,如能真实现观法界本为真心所造,能现观此真心出生万法的微妙运作;则是了知“三世一切佛”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是明心见性具足,乃至进入初地的菩萨。而这个“真心”,是“三世一切佛”赖以成佛的根本,是佛法第一义。若无此真心,三藏十二部经典就要重写。一切佛经,都是在不同层次上围绕这个真心而宣说。不同根器的人,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利益。

然而,这一句普遍被误解,绝大多数人将这个“心”理解为“意识觉知心”;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一切凡夫无始劫以来从未触证过这个能造万法的“真心”(若触证,则已是悟后菩萨)。日常所知,乃至打坐入定,定中的“离念灵知心”,皆是意识心,一切凡夫以此妄心为“我”,所以不知此一句所指为何物。

但是,如果是高坐法座,为人说法的“大师”,就不能这样说。因为,就算没有触证真心,身为凡夫,但是,因为信受佛说,而知道这一句所说的“心”是指一切有情个个具足的“真心”。又名:心,如,佛,法,唯心,唯识,诸法,实际,自性,如来,法身,涅磐,如来藏,非心心,涅磐本际,阿赖耶识,诸法实相......

唯有此心能造万法,意识觉知心无有出生万法的功能。若意识心有此功能,则是“气功大师”所说,诸如“隔空搬运”等;或者是“催眠师”所说,是“心理暗示”。并非佛说。

真心种种体性“唯证乃知”,而未悟凡夫却可以熏习“真心”的种种体性,种种功德;大乘诸经,处处弘扬;难以言说。末学不昧浅陋,略举《心经》、“六祖见性偈”说此“真心”如下:

一 .《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真心的一部分体性:

“不生不灭”:是说真心从来没有出生过,因而永不坏灭;我们知道,凡有生者,必然断灭;世间万法,莫不如此;唯有真心有此体性;因而往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也是成佛之本。愚迷不知此义,以能见闻觉知之“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心”等等为往来三世之主体,以此妄心不灭;是为“常见外道”;或是以为真心妄心皆是虚妄,则死后一切断灭,无有前身,亦无后世;是为“断见外道”

“不垢不净”:是说真心“本来自在清净”,却能含藏无始劫以来一切善不善业种。若是断除一切污染种子,则究竟成佛。比如墨水,水性无二,净染有别。其次,若含藏业种之心有生灭,则无始劫以来所作业因即随此心断灭而断灭,“如是因,如是果”即成虚妄;必有一永不坏灭之心携带业种,才可能在因缘聚会时现起而受报;愚迷不知此义而责难:“既是污染,云何名为真心?”

“不增不减”:是说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切众生之自性与诸佛无二无别,不因修行而有所增加,亦不因任何恶法而减少。但是,所含藏之业种却有差别,悟后实修,一一断除污染业种,却不损真心本身一分一毫。

二 .六祖见性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包含了真心的一部分体性和功能:

“本自清净”,如上“不净不垢”义,自性本身不可能污染,所含业种才是污染。

“本不生灭”,同于《心经》“不生不灭”义,若有生灭,则是虚妄;不名“真实”“实相”。

“本自具足”,是说自性非修而得,本来自在,本来圆满;前无今有谓之“得”,自性无始劫以来就存在,所以不可名为“得”;所以《金刚经》云:“如来于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心经》云:“无智亦无得”。愚迷不知此意,以为“得法”,其实凡能“得”之法,必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偈)。无所得法,才是“诸法实相”。依此无所得法,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无动摇”,是说自性“如如不动”,远离见闻觉知,永不触六尘外境;你入地狱他不会悲伤,你生天界他也不会欢喜;只是默默地储存着你无始以来的一切善不善业种。

“能生万法”:山河大地器世间是由众生“共业所造”,是自性的功能;其次,能见闻觉知的种种心,也是由此自性出生。六祖明心见性后,如实现观此真心的微妙,故有此言。

复有人因误会“一切法空”而否定这个本来自在的,真实不虚的“真心”,以为此真心也是“因缘生灭”。十八界一切万法皆是“因缘而生”,缘尽则必定坏灭。但是,真心却非“缘起法”。是永不坏灭之法,必不在十八界法之中。有经为证: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法身摄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故知“法身”不在“一切法”之内。

同经又云:

“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盘。”----故知“法身”不是“虚妄不实”之缘起法,而是“真实”之法。

如上种种义,凡夫常常熏习,如理思维,则功不唐捐:

一是可以鉴别说法者所说是否如法,初具“拣择眼”,不为恶知识之“玄奥高深”所笼罩;

二是可以在自以为悟,或是自以为将悟之时,鉴别所悟之心是真是妄。

三是在自性之中,种下善根,即便今生不悟,未来际因缘聚会时,种子现起,即得开悟;如祖师所说“普雨皆成萌”;

四是熏习大乘妙义,可得无量福德资粮,未来际则为“利根人”,为开悟明心打下基础。

最后回复楼主所问:

真心远离断常,生灭,空有,净垢等等“二端”,是“中道”,明心以后,即能发起“般若中观智”,如实现观真心体性,此时,对一切事物都可以说:“某物,即非某物,是名某物”(一切万法,究其根本,皆是真心;一切万法,皆是无常空,暂时有,无实性)。故真心可名为“不二”。

真心永不坏灭,非是“无常空”;真心如如不动,如实摄藏无始劫以来一切善不善业种;本具“无我性”“无拣择性”,永无分别,攀援,执着;因具有如上种种体性,故真心可名为“无妄”。

多数情况下,“十法界”是指上至诸佛,下至地狱众生等十种有情。少数情况下是指这十类有情所住的“空见区域”。无论如何,十法界一切有情各各本具一个真心;而且,上至诸佛,下至地狱众生;真心体性无有差别,因此,在理上来讲,十法界合为一界(皆具真心,皆是真心所造)。因而,真心是十法界的究竟的根本。唯有此心具有“真实”的体性。故真心可名为“一真法界”。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铜川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