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五树进阳宅,人穷家也败”

“五树进阳宅,人穷家也败”

“五树进阳宅,人穷家也败”

在山西晋南的老家,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五树进阳宅,人穷家也败”。这句谚语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他们可能多少有所耳闻,却不完全理解其含义。那么,这“五树”究竟指的是哪五种树?为什么古人会认为它们会带来不幸呢?

首先,所谓“五树”包括梨树、槐树、桑树、杨树和松树。

梨树是其中之一。梨树结出的果实深受人们喜爱,其实用价值远胜于仅供观赏的树种。然而,梨树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梨”与“离”谐音,古人认为这会带来家庭破裂的预兆。因此,尽管梨是美味的水果,人们却不愿意在家中种植梨树。

槐树也是不受欢迎的一种。槐花的香味虽然诱人,但槐字右半部分是“鬼”,在古代,人们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认为这样的树木会招来不祥之事,所以不愿在家中种植槐树。

桑树亦然。桑树的叶子是蚕宝宝的最爱,桑葚也颇受欢迎,但桑叶对昆虫而言也是美味佳肴,家中若种桑树,可能会招来众多昆虫,给生活带来困扰。而且,“桑”与“丧”谐音,古人认为这会带来不幸。

杨树,因其生长迅速、枝繁叶茂,常被用于城市绿化,但在古人的阳宅中却不受青睐。杨树叶子的沙沙声让人联想到鬼魅拍手,给人带来不安。

松树虽然耐寒、挺拔,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但由于常被种在坟墓附近,带有一定的阴森气息,因此也不适合种在家中。

这五种树木至今仍很少出现在阳宅中,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不同地区对“五树”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如山西晋中一带则认为是“松柏梨槐桑”,但不论如何变化,其背后的封建迷信思想是一致的。

而在山西晋南,普通人家的院落更倾向于种植如兰花、桂花、牡丹等花卉,以及松竹梅等耐寒植物。这些植物或是根据位置选择,或是出于审美考虑,或是满足心理需求。

这些传统观念和习惯,在今天看来,或许已经不再适用,但它们曾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