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庞小平人物简介

庞小平人物简介

庞小平人物简介

庞小平

庞小平,女,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教授,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极地测绘工程等。

中文名:庞小平

外文名:XiaopingP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66-10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主要成就:2010年《南北极地图集》获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

代表作品:《专题地图编制》课程教材(排名第二)《南北极地图集》(第一副主编)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84-1988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专业攻读学士;

1995-1998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

1999-2007武汉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攻读博士;

2002.9-2002.12德国耶拿大学生态研究所科研进修。

主讲课程

地图学;地图设计与编绘;地图设计;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专题地图编制;数理统计与地学分析;数字地图理论与工程研究进展。

讲授课程:

(1)专题地图编制,54课时,必修专业课,5届,300人;

(2)地图设计,36课时,必修专业课,4届,240人;

(3)地图学,36课时,必修专业基础课,2届,160人。

研究方向

主攻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极地测绘等研究方向。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极地遥感应用。

极地测绘工程。

极地冰雪环境模拟与生态评价。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

致力于中国极地测绘事业研究,曾赴南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已培养研究生3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1999—2001:国家测绘局九五重点项目“南极地理信息获取及环境动态过程研究”;

1999—2000:横向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农业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2000—2002: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北极地区地理信息系统和绝对重力点的建立”;

2001—2003:国际合作项目“南极板块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生态环境实地调查,编制了世界首张南极格罗夫山南极内陆冰盖实测地形图;

2002—2003:赴德国JENA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执行中德合作项目“人;

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参加者);

2002—2004:国家863青年基金“大区域海底DEM的生成和可视化技术”;

2003—2004:国家极地考察重点项目“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管理系统的建立”;

2003—2005:国家测绘局十五重点项目“中国南极地区基础测绘”;

2005—2006: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建设.;

2005—2006:横向研究项目“广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教学贡献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主编的规划教材。

研究课题

武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专题地图编制CAI课件研制,1999-2000,负责人。

研究论文

(1)主编教材,《专题地图编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排名第2。

(2)参编教材,《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获奖记录

2004年3S技术在极地冰貌环境与地壳动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南极洲全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作品二等奖;

2005年\"南极洲全图\"在国际地图展览中获国际制图协会杰出地图作品奖;

2006年\"南极系列地图\"(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测绘学会裴秀地图奖;

2010年“极地基础测绘与冰雪环境动态过程研究”项目获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南北极地图集》获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

武汉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0年;

武汉大学森弘教师奖,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