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考志愿时,进入系统后有一个“投档分专业排名”是什么意思
各省、市、区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招投总分(高考成绩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第一志愿投档后,会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分数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这条线,各省市区招办和社会各界通常称之为投档分数线,院校则称之为调(或提)档分数线;也有的地方将按100%投档比例的称之为录取分数线,而且一般都会向社会各界予以公布。院校调档线的产生是主要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以及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将高校投档分数线——院校调档分数线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并把变动原因加以分析,即形成高校投档分排名。
高校投档分排名的作用何在?
高校投档分排名是一份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选校资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比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的作用还要大,理由在于:(1)、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的局限性。学校综合排名就仅仅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而不反映其他;(2)、高校投档分排名的直接性。高校投档(录取)分排名,它既产生于上一年高考招生过程中的投档,同时又将起作用于当年高考招生的投档过程,那么,用它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无疑具有直接的效果性。(3)、高校投档分排名的全面性。高考志愿填报选择学校包含了许多学校综合实力排名以外的内容,如地区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中心与非中心、东部与西部)、招生计划、学校变化、专业冷热、就读心理、价值取向、就业趋势等等,而学校投档(录取)分排名恰恰包含了这些内容,并且是它们的集中反映。(4)、高校投档分排名的简便性。高校投档(录取)分排名的的资料易于收集,几张报纸,加一份反映分数排名变动原因的表格,就算完事,真是简单方便实用。更何况我国权威部门、机构(即官方)没有发布全国高校的综合性实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