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经济
摩洛哥经济在非洲位居第五,马格里布地区排名第二,得益于1983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包括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改革侧重于经济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投资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摩洛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开放沿海地区,如丹吉尔和卡萨布兰卡,建设港口,使其在2012年成为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
作为支柱产业,矿业贡献了出口总额的30%,特别是磷酸盐储量丰富,占据全球75%。摩洛哥与周边国家如突尼斯、埃及和约旦合作,成立了阿加迪尔自由贸易区,并与美国和土耳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2010年,摩洛哥的经济数据如下:GDP为9230亿美元,人均GDP为2868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5%,通货膨胀率为4.5%,失业率为9%。货币为迪拉姆,1美元兑换8.19迪拉姆。对外贸易额达到4620亿美元,其中进口3160亿美元,出口1470亿美元。
工业方面,农业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纺织皮革和机电冶金等是主要部门。磷酸盐产业尤其突出,2004年出口额约为17亿美元,占据国际市场28.2%的份额。手工业占据国民经济重要位置,以毛毯、皮革制品等为主。能源方面,2004年产量为1050万吨石油当量,电需求量157亿度,其中147亿度为热电。
农业方面,5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产值占GDP的2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等,受气候影响较大。渔业资源丰富,沙丁鱼出口世界领先,旅游业发达,拉巴特、马拉喀什等地是热门旅游城市。交通运输方面,陆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网络发达,如高速铁路和国际机场建设正在进行。
在财政金融方面,2007年财政收入达204亿美元,外汇储备约为237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与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关系密切。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通过补贴、医疗服务和教育等措施,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扩展资料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摩洛哥认为接壤的休达及梅利利亚应为其领土,但实际上是由西班牙管辖。摩洛哥最主要的经济部门是旅游业、渔业和磷酸矿的出口,磷酸盐储量1100亿吨,占世界首位。农业与牧业也比较重要,但受气候影响较大。摩洛哥在许多方面依靠外来资助,是法国的第二大援助国,西班牙的第一大援助国,经济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