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函的涉洋来华
在来中国之前,邓玉函曾与友人一起对西班牙医学家、植物学家弗朗西斯科·赫拿代斯撰写的墨西哥植物大百科进行了多次修改,并付梓刊印。1611 年,邓玉函拒绝当时许多宫廷贵族提供给他的待遇优厚的邀请,申请加入耶稣会。1613 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t) 恰好从中国返回欧洲,请求教皇援助在华的耶稣会,邓玉函此时即与金尼阁相识。随后,邓玉函有幸陪同金尼阁巡游欧洲,招募教士,募集图书,购置仪器。1618 年4 月16 日,邓玉函随金尼阁及其他21 名新招募的传教士,携数千部书籍及仪器,搭船离开里斯本,踏上了去中国的航途。同年10 月4日,船抵印度果阿。第二年7 月到达澳门。就在逗留果阿期间,邓玉函就潜心采集到500 种他从未见到的植物,研究鱼类、石头、蛇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并且用笔一一真实地画了下来,编成两册,取名《印度的泼里尼乌斯》(《Plinius Indicus》) ,寓意为印度的植物世界。该书存放于罗马耶稣会图书馆,直到19 世纪中期,但从此以后就下落不明了。
1621 年5 月5 日,邓玉函与另一位葡萄牙传教士一起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先入广东,后辗转江西、杭州、南京, 终于1623 年到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