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赛道去赛跑,奋斗才有意义
上野千鹤子曾在一次大学演讲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深以为然。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只有在对的赛道上,奔跑才有意义。
知乎上一位匿名网友讲过自己父母的故事:
网友上小学时,父亲跑长途运输,因为早出晚归太辛苦,导致驾驶失误出了几次车祸,赔了几十万。
想着人命关天,父亲心有余悸,便不再跑长途,转行开始办厂。
第一次是入股纱布厂。父亲花了一年的时间建厂房、安机器。只是没想到,还没开始生产便被大股东踢出局,只得又回来跑长途。
两年后,父亲依靠融资和借贷凑齐了启动资金,又开了一家塑料回收厂。
三年不到,厂子亏损得厉害,最终还是倒闭了。父亲只得到省会开卤肉店,一边躲债,一边还债。
但父亲还是惦记着办厂,几年后又与人合伙投资鸽子棚,因为经营不善最终散伙,投入的钱和时间都打了水漂。
如今,父亲已经年过半百,觉得实在没精力再折腾了,便和母亲一起在老家开卤肉店。不想,凭着口碑,小店的生意日渐兴隆。
周围的人都说,如果当初父亲能安心在老家做店面生意,凭他的聪明和干劲儿,早就富甲一方了。
很多人做事喜欢认死理,抓住一件事情就当成毕生追求,也不多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适合。
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固然可惜,可是跑错了方向,更令人郁闷。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在错误的赛道上,无论花费再多精力,除了消耗人的时间和虚耗人的精力外,结局大多是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2010年,15岁的森川葵报名参加了一档选秀节目,出现在大众眼前。2012年,森川葵开始参演影视剧,成为一名演员。
虽然参演了多部作品,森川葵还是不温不火。迫于生计的她进入一家电视台,给一档探访各种民间达人的综艺节目组当助理。
按原来的设定,等大师们表演完自己的技艺后,作为初学者的森川葵便会开始挑战。
没有意外的话,挑战大都会失败,以此来衬托大师们的厉害。
森川葵第一次挑战的是日本剑玉,需要将1厘米长的剑端刺进2厘米深的球洞。因为洞口非常小,而且球是运动着的,难度非常大。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森川葵在大师的指点下挑战,居然一举成功。
节目组发现她这个天赋之后,就有意增加她的戏份,将发掘民间技艺的重心转移成森川葵挑战各界高手。
一时间,各界 游戏 大佬不相信自己苦练半生的技艺会输给森川葵,都争相上节目,想要和她一较高下。
这让森川葵的关注度直线上升,成为了综艺界的一颗新星。
罗振宇曾在2020年跨年演讲中提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赛道,只不过有的人发现得早,有的人明白得晚。
还没能找到自己的赛道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多做尝试,多追问自己的内心。
即便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容易,也要坚持下去。毕竟,今天没有找到,不代表永远找不到。
陶勇祥,人称“有声的紫襟”。
他最初以为自己喜欢电子,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因为有听书的习惯,他也想尝试一下播音,便通过考核加入了校广播站担任播音员。
随着播音受到同仁们的夸赞,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有播音方面的天赋,便萌生了说书的念头。
刚开始,他给寝室同学讲故事,听取大家的意见。
后来,他省吃俭用租了房,买了简易的录音设备,自己搭建了一个录音室。
他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和琢磨前辈的作品,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录制的音频传到网上,免费给人听。
毕业后,他放弃了计算机专业,转而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说书人”行列,凭着过硬的说书功底,成功签约喜马拉雅FM。
此后五年,他每天花6个小时的时间做前期准备,然后在家里打造的专业录音棚中录制3小时近4.5万字的作品。
为了确保最佳的录音效果,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在深夜完成的。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他一个人扮男扮女、又哭又笑。
这几年,他在喜马拉雅上线了67部作品,节目播放量累计超百亿、圈粉上千万、月入上百万,成为了有声书领域的第一“大V”。
邹韬奋曾说过:
发现天赋、选准赛道固然重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加必不可少。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乘风破浪的时代,却也是一个丢下你,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的时代。
唯有找准自己的赛道,持之以恒地努力,不畏艰险地前行,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跑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