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在蔚来的16个月

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在蔚来的16个月

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在蔚来的16个月

去蔚来实习的起因很简单,因为蔚来给本科在读的学生的日工资是200块,同样也在学校附近的车企的日工资普遍在120左右。我的室友当时已经入职,听她的描述每天上班就是做测试记数据,活儿少钱多,正好适合当时正在准备留学申请的我。实际上实习时间大概是12个月左右,平均一周2天半到3天的样子。

恰巧室友已经入职,并且当时部门实习生人手有点紧缺,而且需要一个有驾照的实习生,我就顺利的直接去面试了。面试不难,主要围绕着简历里写的一个课程大作业,留学的规划,还有个人性格提问。面试我的人也是后来给我布置工作内容的人,我们相处的很融洽,额外给我分的一点工作也是促使我想在校招选择产品岗的原因之一。

我的第一个工作内容就是变成用户。先是体验了福特锐界、宝马5系和特斯拉Model X的自动泊车/辅助泊车功能,并且参与了关于自动泊车的用户访谈;又在驾驶过程中体验了蔚来nomi——一个车载AI语音交互产品的各种功能。之后呢就是学会引导用户进行nomi 的动态评测和评测数据录入。这段时间我的实习体验是兴奋又新奇:开着我短期内买不起的车,第一次体会倾听用户的需求,被话少或者普通话不好的用户折磨的心烦意乱,学会把控测试的进度。

我接触到的第一份与产品经理工作相关的文档就是自动泊车的竞品用户体验报告,我只是负责排版整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又第一次接触到:竞品,痛点这两个词。对竞品进行痛点挖掘,有点踩着别人肩膀爬上去的感觉。

引导用户进行nomi的动态测试和每个月月底的用户体验报告基本就是我这份实习的最主要容。

评测 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用户,有在和nomi交互中话特别多导致评测进行缓慢的,也有因为话太少所以得不打很多有用信息的,也有理解能力不好的挑战着我的耐心底线。评测的主要依据就是Feature List,这份文档中的内容在做月度报告时也会用到,同时也是对产品需求进行记录和管理的重要文档。在数不清多少场的评测中,时不时就会有对于同一个功能提出不同甚至是相反需求的用户,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我也从听到新需求就兴奋到听到新需求后冷静的思考这个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等。

月度报告 的产出,大概是以3个月的时间跨度来看待nomi。我的任务就是整理好数据之后,和前两个月的数据进行对比,总结出新出现的问题,或者是表现不稳定的功能,也要从访谈中总结新的需求或者是现有的痛点。数据最能直观反应出问题。会有bug随着软件版本的迭代反复出现,也能看到各个功能模块不断进步。

在离职后回头看这段实习,这段实习可能就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工作内容很繁琐,但是重复之中却不断有新意出现。在这段实习中挑一个不满的点那就是我的产出只是提供一些参考内容给决策者,参与度和影响力很有限。在我看来,产品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这问题就是用户的需求,而我又是一个很乐于帮别人解决问题的人。作为实习生,我只是短暂的参与了nomi这个产品生命周期,如果借助校招可以成为全职的产品经理,在未来就能够哦有机会完整的参与某个产品的周期,从无到有,再到优化迭代,再到下一个新的产品。

学业之余,希望自己能继续为校招做好准备,预祝自己一切顺意。